软件开发工具:
绪论
软件开发工具的由来:
软件开发工具的产生与演变
- 通用软件作为辅助工具的阶段
- 有许多工作是通用软件无法完成的。难于保持一致性的困难
- 专用的软件开发工具的阶段 70年代-80年代
- 对软件的开发缺乏全面的、统一的支撑软件
- 集成的软件环境阶段
- IBM 1989年提出的理论框架
- 二十一世纪的软件开发新阶段
- 面向网络
- 开源软件的兴起与应用
使用通用辅助软件开发的优缺点:
优点:
- 与手工方式相比更方便,效果好,便于存储和修改,减少不少工作量
缺点: - 许多工作通用软件无法完成
- 通用软件完成某些工作,只能表现其表面形式,而不能反映其逻辑内涵
- 常遇到难于保持一致性的困难
软件开发工作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
第一阶段:用机器语言写成一系列机器指令,供硬件执行
第二阶段:用汇编语言开发软件,汇编程序完成转换
第三阶段:用高级语言开发软件,编译程序完成转换
第四阶段:在各种软件开发工具帮助下开发软件,由编译程序完成转换;
非过程化语言
新阶段:由软件架构师完成架构设计,程序员用软件开发工具完成程序开发,有编译程序完成转换
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与性能
软件开发的过程
开发阶段:
需求分析: 从用户初始要求出发,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,抽象出应用领域中实际的信息需求,
机器语言-操作系统与汇编语言几乎同时出现
系统初始化,文件管理,内存管理、作业管理、处理机管理等一系列工作
通用软件
可以减少很多工作